乐冠国际注册

47年, 民团老总被打死惊动延安, 中央这才知道大别山还有队伍坚持
你的位置:乐冠国际注册 > 新闻动态 >
47年, 民团老总被打死惊动延安, 中央这才知道大别山还有队伍坚持
发布日期:2025-10-08 05:18    点击次数:79

时间回到1927年的黄安县城。

此时19岁的何耀榜正蹲在破旧的祠堂屋檐下,警惕地观察着街道上的动静。他的三个哥哥已经在去年的农民暴动中牺牲,现在,轮到他接过革命的接力棒。

"小何,看什么呢?"一个低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。何耀榜回头,看到地下党负责人老周正冲他招手。

"周叔,白狗子的巡逻队刚过去。我数了数,有十二个人,都带着枪。"

"好小子,眼力不错。来,帮我把这些传单藏好。"

两人钻进祠堂的暗室,昏暗的油灯下,几个年轻人正在油印传单。何耀榜拿起一张,上面写着"打倒土豪劣绅,土地归农民所有"。

"小何,认字吗?"老周问。

何耀榜摇摇头:"家里穷,没上过学。"

"来,我教你。"老周指着传单上的字,"这是'土',这是'地'..."

一个月后,当何耀榜第一次完整地读出一份传单时,老周欣慰地说:"好样的!从今天起,你就是我们赤卫队的一员了!"

1929年的春天,何耀榜正式入党。宣誓仪式在深山的一个山洞里举行,洞壁上挂着用木炭画的党旗。

"何耀榜同志,"老周严肃地问,"你愿意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吗?"

"我愿意!就算豁出这条命,也要跟着党走!"

1932年,国民党对鄂豫皖苏区发动第四次"围剿"。红军主力转移后,何耀榜所在的游击队留了下来。在一次遭遇战中,他的右腿被子弹打穿。

"队长,你走吧!"卫生员哭着说,"我背不动你了!"

何耀榜咬着一根木棍,硬是自己把子弹挖了出来:"少废话!给我包扎好,还能走!"

就这样,他拄着树枝,带着游击队在山林里与敌人周旋。最困难的时候,整个游击队只剩七个人,三天没吃上一口饭。

"队长,咱们还能坚持多久?"一个满脸稚气的小战士问。

何耀榜拍拍他的头:"只要还有一口气,红旗就不能倒!看见那颗星星了吗?那就是我们的指路明灯!"

02

1934年冬,红二十五军长征前,军长徐海东特意来找何耀榜:"老何,跟大部队走吧!"

何耀榜摇摇头:"我对这里熟,我留下。"

"那把你的游击师补充到主力部队吧。"

"早就准备好了。"何耀榜笑道,"六个师五千多人,随时可以归建。"

看着远去的红军队伍,何耀榜轻声说:"一定要胜利啊..."

主力走后,何耀榜将剩余的游击队整编为红二十八军。在敌人重重围剿下,他们在大别山区坚持了三年。一次突围后,部队只剩三百多人。

"政委,"一个老兵含着泪说,"咱们的人越来越少了..."

何耀榜擦擦枪:"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。只要还有一个人,革命就不会完!"

1937年7月,当党中央决定与国民党合作抗日的消息传来时,游击队炸开了锅。

"什么?要和杀害我们亲人的白狗子合作?"一个年轻战士激动地摔了帽子。

何耀榜沉默良久,缓缓起身:"同志们,我何耀榜和国民党有不共戴天之仇。但是,现在民族危亡,我们必须以大局为重!"

第二天,何耀榜单枪匹马来到国民党谈判地点。程汝怀假惺惺地迎上来:"何司令,久仰久仰!"

酒过三巡,程汝怀突然拍手,一队荷枪实弹的士兵冲了进来。何耀榜面不改色,缓缓掏出一封信:"程师长,这是朱总司令的亲笔信。你要动我,先想想后果。"

程汝怀脸色变了又变,最终强笑道:"误会,都是误会!"

03

1946年,中原突围后,何耀榜再次被留下坚持斗争。在与党中央失去联系的情况下,他灵机一动,让游击队故意"泄露"行踪,通过敌人的广播向组织传递消息。

"队长,这样太危险了!"参谋急得直跺脚。

何耀榜笑道:"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。老蒋的电台,就是我们的传声筒!"

果然,毛泽东在延安听到广播后,立即指示:"大别山还有我们的同志!立即派人联系!"

1947年,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。当衣衫褴褛的何耀榜被担架抬到指挥部时,刘伯承紧紧握住他的手:"老何,你们受苦了!"

何耀榜虚弱地笑了笑:"首长,我终于等到这一天了..."

新中国成立后,何耀榜担任湖北省政协副主席。虽然失去了一条腿,但他依然坚持下乡调研。一次,他看到老区群众生活还很困难,当场流下了眼泪。

"何主席,您别难过..."村干部手足无措。

何耀榜擦擦眼泪:"我对不起乡亲们啊!革命胜利这么多年,大家还过得这么苦..."

回到武汉,他立即写报告向省委反映情况,并把自己多年的积蓄全部捐给了老区建设。

1964年,何耀榜病危。董必武来看望他时,发现这位老战友的床头还放着一本《毛泽东选集》。

"老何,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吗?"董必武握着他枯瘦的手问。

何耀榜微微摇头:"看到国家一天天好起来,我没什么遗憾了。就是...大别山的乡亲们..."

董必武红着眼睛说:"你放心,党和国家不会忘记老区人民。"

何耀榜露出欣慰的笑容,慢慢闭上了眼睛。在他的追悼会上,毛泽东送来的花圈上写着:"大别山上的青松"。

多年后,当人们整理何耀榜的遗物时,发现他全部的财产是:一套补丁摞补丁的旧军装,一根磨得发亮的拐杖,和一本写满笔记的《共产党宣言》。书的扉页上,是他歪歪扭扭写的一行字:"永远跟党走"。

今天的大别山,满目苍翠,松涛阵阵。当地老人常常指着山间的小路,对孩子们说:"看,那就是何司令当年打游击走过的路..."